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战场上的较量日益激烈,各种先进武器纷纷亮相。其中,以FPV穿越机为代表的小型自杀式无人机,凭借其灵活性和低成本优势,迅速成为坦克装甲车辆的最大天敌。在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库尔斯克等地的公路上,一堆堆钢铁废墟无声地诉说着这些小型无人机的威力。
一、FPV无人机的崛起与坦克的困境
FPV无人机,即第一人称视角穿越机,原本只是航拍和极限运动爱好者的玩具。然而,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它们却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坦克的克星。这些小型无人机搭载有小型炸药或燃烧装置,能够精准打击坦克的薄弱部位,如发动机散热口、炮塔顶部等,造成坦克瘫痪或车组人员伤亡。
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FPV无人机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们或低空飞行,躲避雷达探测;或高速俯冲,直击坦克要害。许多坦克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击中,瞬间化为废铁。据统计,迄今已有大量坦克装甲车辆在FPV无人机的打击下报废。
面对FPV无人机的威胁,坦克装甲车辆的传统防御手段显得力不从心。反坦克导弹和坦克炮虽然威力巨大,但面对灵活多变的FPV无人机,往往难以命中目标。而坦克自身的装甲,虽然能够抵御常规炮弹和子弹的攻击,但在FPV无人机的精准打击下,也显得脆弱不堪。
二、俄军的“龟壳坦克”与防御创新
面对FPV无人机的威胁,俄军并未坐以待毙。他们开始探索新的防御手段,其中之一就是将坦克周围用薄钢板或其他材料围起来,形成了所谓的“龟壳坦克”。这种改装虽然粗糙,但在实战中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不久前,互联网上流传着一段视频。一辆俄军坦克在执行前沿火力支援任务时,连续遭到乌军FPV无人机和火炮的袭击。其中,光是FPV无人机就多达27架。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辆“龟壳坦克”竟然在如此猛烈的火力打击下幸存了下来。它不仅没有被击毁,还硬是在完成任务后又返回了出发阵地。
这段视频虽然拍摄时间、地点等要素不详,但从中可以看出“龟壳坦克”的防御效果。据俄方信源所述,这辆坦克的车长呼号为“斯文乔雷斯”。当时,它正在执行火力支援任务,在完成任务返回途中遭到了乌军FPV无人机和火炮的袭击。虽然坦克搭载的反无人机电子战系统使来袭的FPV无人机被提前引爆,但仍有少量击中坦克。不过,即使如此,这辆“龟壳坦克”还是坚持将任务完成并安全返回。
事实上,这种坦克被多架自杀式FPV无人机击中但最终幸存的战例并不少见。即使没有“龟壳”的坦克也未必一定会被击毁。例如,环球网2023年9月报道的一辆行进中的俄军坦克,就先后遭到两架乌军FPV无人机的袭击。第一架被坦克顶部加装的格栅装甲弹开并摔碎,第二架虽然成功命中但没有引爆。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在大多数情况下,两三架FPV无人机就足以让一辆主战坦克瘫痪或失去战斗力。至于这辆命大的“龟壳坦克”,应该说综合了多重因素才能扛住二十多架FPV无人机才安全返回。
三、“龟壳坦克Plus”与电子战系统的双重保险
从这段视频和俄方信源中,我们可以猜测到坦克周围焊接的钢板确实起到了防御金属射流和炮弹破片的功能。同时,乌军FPV无人机操作员未能准确命中要害部位,如发动机散热口或窝弹区,也是重要原因。此外,俄方信源还提到是反无人机电子战系统的功劳。
目前,俄军主要装备的是“防波堤”电子战系统。多款主战坦克如T-72B3、T-80BVM和T-90M均可集成“防波堤”。从俄媒报道来看,“防波堤”的工作频率为900到2000兆赫,可对600米外的无人机信号进行干扰,使其无法接受指令或传输数据。
比利时的“陆军认知网”在2024年10月的报道中认为,“防波堤”全重13公斤,尺寸紧凑,可以安装在各种机械化装备上。其输出功率为30瓦,可在摄氏零下40°到60°的环境中正常工作。而且使用磁性支架简化安装流程,只要10分钟即可完成,且无需对车体进行结构性改造。这种电子战系统至少开始部分装备俄军T-80BVM坦克,而且这些坦克同时安装炮塔顶部的防无人机笼和“防波堤”,等于给坦克上了双重保险。
如今看来,如果俄方信源可靠,说明俄军已经把“龟壳”和“防波堤”结合起来,打造出了理论上具有更强防御能力的“龟壳坦克Plus”版。这也难怪它能连续扛住二十多架FPV无人机和多次炮击,在车身已被部分点燃的情况下安全撤回出发阵地。
四、FPV神话未破,坦克防御之路任重道远
尽管“龟壳坦克Plus”在实战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要说FPV的神话就此破灭还为时过早。毕竟,如此抗揍的战例极其少见。在大多数情况下,几架加起来不到一万美元的FPV就能彻底报销一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主战坦克。
同时,“龟壳坦克”虽然理论上加强了防御,但付出了进一步丧失视野的代价。它更难以及时发现来自侧后方的威胁,完全靠自身的装甲硬扛。扛住了有勋章,扛不住也没办法。因此,这种改装只是俄罗斯军工企业无法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时,前线俄军士兵们的无奈之举。
相比之下,我国新一代GL6主动防护系统则显得更为先进。测试表明,它可以同时抵御水平面和垂直面的火箭弹打击。这才是坦克装甲车辆防御FPV无人机、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的理想途径。
当然,随着无人机蜂群技术的发展,真正行之有效且持续作战能力更强的还是电子干扰类的软杀伤能力。坦克的矛与盾之争必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各国军工行业瞩目的焦点。
结语:坦克防御之路,仍需不断探索
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坦克装甲车辆与FPV无人机的较量仍在继续。面对FPV无人机的威胁,坦克防御之路任重而道远。无论是“龟壳坦克”还是电子战系统都只是暂时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坦克防御手段必将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坦克在战场上继续发挥其强大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