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青年报
撰文丨董鑫
“天塌不下来”。
4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
发布会正在进行中,海关总署关于进口形势的回应就已经冲上了热搜。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顶压前行,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下降6%。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在面临“关税战”,挑战和压力在增多的背景之下,对于下一阶段出口有何预期?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的回答掷地有声:
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
“天塌不下来”的底气从何而来?这些数字中有顶天立地的“中国底气”。
从经营主体看。
民营企业是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民企有活力,外贸才有动力。
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5.8%,快于全国整体进出口增速4.5个百分点,占比提升到56.8%,对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都实现了增长。
外资企业是中国联通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看多看好中国依然是众多外资企业的共识。
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超过6.7万家,创近3年同期新高;外资企业进出口2.99万亿元,连续4个季度实现增长。综合来看,近5年,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进出口在我国外贸中的占比大概是三分之一。
从开放布局看。
主要外贸省市勇挑重担,发挥各自优势,展现出较强的支撑带动作用。
一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这7大省市合计进出口7.78万亿元,持续增长趋势,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三,对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了42.2万家,占我国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的近8成。出口高技术产品7835.2亿元,占我国同类产品71.3%;进口消费品3184.2亿元,占全国8成以上。
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外贸潜力进一步释放。
一季度,中西部地区进出口1.84万亿元,增长8.7%,增速比全国整体增速高7.4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比重也比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到了17.9%。
从贸易伙伴看。
一季度,我国对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实现了增长。
在传统市场,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合计超全球的三分之一。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万元的贸易往来。
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的干扰和冲击下,中美双边贸易今年一季度仍保持增长,进出口规模1.11万亿元,增长4%。
近期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在发布会现场,多名外媒记者提问这对中美贸易具体会产生多大影响、中美贸易是否存在脱钩的可能?
这两个数字就是最好的回答。
在新兴市场,今年一季度,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占我国外贸比重在去年首次突破50%之后继续提升,达到51.1%。
其中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我国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对东盟的进出口分别增长了37%、23.2%、5.8%和16.4%。
从出口商品看。
一季度,装备制造业产品进出口增长7.6%,占据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国潮新品不断推出,自主品牌产品出口规模逐年增长、占比不断走高,一季度继续增长10.2%,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2.8%。
同时,我国新能源产品继续在全球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风力发电机组、锂电池、电动汽车等出口分别增长43.2%、18.8%和8.2%。

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这将不可避免地对全球包括中美在内的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韧性。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
同时,我国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积极扩大进口,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进口增长空间巨大,中国大市场始终是世界的大机遇。
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刘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