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规模突破4万亿,这类资产被“国家队”买疯了。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全市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总只数超1100只,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
ETF规模突破第一个万亿元历时16年之久,而从三万亿到四万亿元仅耗时半年多。规模迅猛增长背后,ETF已成为包括国家队在内的各路资金借道入市的重要工具,被视为类“平准基金”的主要载体。
ETF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投资工具?为何会得到国家队等大资金的青睐?

长钱长投,规模持续爆发
ETF又被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属于指数基金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通过复制标的指数来构建跟踪指数变化的组合证券。ETF相当于股票的集合,投资者通过买卖一种产品就可以实现一揽子证券的交易。
举例来说,沪深300 ETF成分股追踪沪深300指数,囊括了A股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证券。投资这支ETF,就相当于一键打包300家A股头部公司。
与普通基金不同的是,ETF还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实时交易,可根据市场价格买卖,灵活性更高。对比之下,普通开放式基金赎回后资金到账时间通常为 T+3 日甚至更长,流动性相对较低。
不仅如此,ETF费率一般在0.2%~0.5%左右,普通基金则通常为1%~1.5%。A股市场,ETF基金交易通常不收取印花税,交易佣金也较低(通常为万分之几)。
据晨星Direct统计,国内ETF市场从2018年起,连续六年资产管理规模平均增速高达40%,而2024年国内ETF资产管理规模增速再一次刷新了历史纪录,达到95%,管理规模也逐年创下新高。

ETF的爆发式增长,有目共睹——从2004年起步到2021年突破首个万亿元规模经历了16年时间,第二个万亿元耗时3年,第三个万亿元则用了9个月,而今的第四个万亿元,则仅仅用了6个月。
2024年各类资产类别的ETF规模均呈现飞速增长,股票ETF同比增长约九成,债券及商品ETF增长率均超过100%。沪深300ETF总规模合计达到1.04万亿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万亿元级别的宽基ETF赛道。
当前突破1100只的ETF产品,覆盖了股票、债券、商品、货币、跨境等多种类型。本轮ETF规模增势中,股票ETF是增长主力,自2024年9月26日至2025年4月20日,股票ETF规模增长超过6600亿元。截至4月18日,股票ETF合计超过3.3万亿元,占比超过八成。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是政策引导、资金行为转型和市场工具创新共振的结果。
政策层面,2024年4月,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叠加央行推出互换便利工具提供流动性支持,推动ETF生态优化;2025年1月,中国证监会印发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指数化投资的发展方向和支持措施。
投资者层面,ETF作为被动型基金的认可度正不断提升。养老金、险资等长线资金借助新发ETF入市,形成规模扩张的核心驱动力。
2023年以来,保险公司的ETF基金披露持仓市值稳步增长。多份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保险机构2024年下半年加大了对核心宽基ETF以及港股ETF等品种的配置力度。方正证券研报显示保险公司截至2024年年末ETF持仓市值为2607.47亿元,环比增加802.20亿元。
万亿“国家队”重仓ETF
如果从买方的角度看,ETF规模短期激增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国家队”资金借道ETF增持进场。
以中央汇金、国新投资、诚通控股为代表的国家队主力身影频频出现在ETF的持有人序列中。2024年,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ETF总市值由当年年初的1176.95亿元大幅增至1.04万亿元。
尤其是危急时刻的关键出手。4月7日,面对市场受到美国关税影响产生的波动,中央汇金、中国诚通和中国国新先后发布公告称增持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4月8日数据显示,ETF获资金净流入金额合计达到1117.8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中央汇金公开表示,作为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未来将继续发挥好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下一步,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
这映射出护盘策略的变化。2023年开始,股票ETF逐渐成为国家队入市的重要通道。2024年以来,国家队的资金配置策略开始由个股向被动指数工具倾斜。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2023年底,国家队ETF持仓规模为1225亿元,ETF与个股配置比例为4:96;截至2024年年底,其持有的ETF规模已突破万亿,ETF与个股比例大幅提升至20:80,指数成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主要载体。
国家队增持不仅是资金在增加,品类也在扩容。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中央汇金持有的ETF品种在沪深300ETF、上证50ETF、上证180ETF、中证500ETF、深证100ETF等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中证1000ETF、科创50ETF、中证800ETF等品种。
万亿国家队资金选择借道ETF,这与指数化投资的“雨露均沾”、分散风险的特点有关。
田利辉指出,ETF是快速布局行业、对冲风险的重要投资工具,具有流动性优势,是资金短期避险和中长期配置的首选。通过ETF注入流动性可快速传导至全市场,而非局限于单一板块。
“中央汇金选择沪深300等宽基ETF,因其覆盖A股核心资产,能实现托底大盘的作用,大额申购宽基ETF可以有效平抑市场波动,降低极端行情风险。中央汇金通过持有低估值、高流动性的宽基ETF,引导市场关注基本面而非短期炒作。”田利辉解读。
上海橘涞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清评价,ETF已经成为市场重要的稳定器,具有良好的政策信号传递功能。当外部不确定性、政策性风险扰动加剧,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中长期资金逆势增持,释放出明确的稳市场信号。
“以国家队为代表的长线资金买入ETF,在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的同时,也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国家队增持ETF,能够吸引社保、险资等其他长期资金的跟进,形成市场合力。从长期来看,这有助于引导市场资金从短期投机转向长期价值投资。”王文清说道。
ETF,怎么买?
站上4万亿规模,ETF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王文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ETF规模暴涨至4万亿,可以视为我国资本市场迈向成熟化、国际化的重要标志,这反映出市场对指数化投资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作为低成本且高效率的工具,ETF正在成为资产配置的核心载体,成为资金流入的方向。
上交所ETF行业发展报告(2025)指出,随着新一轮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各项措施稳步推进,境内指数化投资发展空间广阔,ETF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未来应不断优化ETF场内配套机制,为中长期资金入市营造良好环境。
在证监会、交易所和基金公司共同努力下,2024年以来市场不断推出重磅ETF新品类,如中证A500指数、科创200指数、自由现金流ETF等。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截至4月22日,证监会注册批复92只ETF,同比增长253.85%,注册效率大幅提升。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前“头部垄断+细分突围”的市场格局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头部公募依托规模优势保持领先地位,而中小机构则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细分市场寻求发展空间。
“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增强市场信心,加快推出契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ETF产品,都是ETF市场持续扩容的必要条件。”曾方芳说道。
ETF不仅被国家队大手笔买入,也持续吸引个人投资者入场。需要注意的是,ETF本身是一种投资工具,而非具体标的。目前市场上的ETF进入了“千基时代”,产品种类繁多,区分不同指数ETF并不容易。
比如包含较多公司的宽基指数,沪深300代表A股大盘,中证1000代表A股小盘,投资者需从市场和市值维度深入理解,否则难以把握投资方向;此外,风格因子指数涉及成长、价值等多种风格,概念易混淆,不同风格和市值组合的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不同,需要深入对比理解。
王文清提示,不同类型的ETF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差异较大,比如股票型ETF风险相对较高,但潜在收益也可能较大;债券型ETF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低,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
产品选择角度,投资者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更需要明确自身投资需求与风险承受能力。ETF虽然是一篮子股票集合工具,但分散风险并不意味着消除风险,其估值终究还是要跟随市场波动。
“如果购买ETF,投资者要注意市场风险、行业板块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即使ETF有分散投资的特点,在市场出现下跌时,ETF基金的净值也可能出现较大回撤,投资者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投资比例。”王文清说道。
(本文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参考资料:
《深度剖析:中国 ETF 市场年度资金如何改写投资版图》,2025-03-27,晨星中国
作者:于盛梅
2024资本市场盘点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