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始大规模海上军演,并且连续发射了多枚反舰导弹,向巴基斯坦释放威慑信号。作为回应,巴基斯坦也是三军用命,海陆空三军都动员起来。巴基斯坦经济基础与印度相比差距较大,军工基础与印度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但是巴基斯坦在对峙中也有自己底气。
首先巴基斯坦依靠中国装备打造起来了完善体系,并且在局部作战能力上超越印度,甚至对印军有碾压优势。其次,巴基斯坦士兵总体上作战比较勇敢,战斗意志比印军强,关键时刻对装备的掌控能力和使用能力都有优势。最近一个星期的实战中,印军确实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甚至说吃了亏。
1
歼10C100公里锁定印军阵风战机,电子战展现碾压优势,装备体系优势明显。歼10C在克什米尔边境地区与印军阵风战机的正面对抗中赢得压倒性胜利,印度方面在总结失败教训后认为,印军输就输在体系不足。据报道,歼10C拥有“雷达+导弹+电子吊舱”护城河,与印军阵风战机相比技术优势明显。
歼-10C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直径达800毫米,探测距离超过200公里,远超印度“阵风”战机雷达的160公里探测范围,能够轻松的在100公里外锁定印军阵风战机。歼10C拥有射程180公里,最远200公里的霹雳15导弹,具备“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绝对优势。印军阵风战机搭载的“流星”导弹射程仅150公里。
实战中歼10C已经多次在100公里外发现印军战机,包括阵风、苏30等多款战机。据悉在4月30日的较量中,4架“阵风”试图突袭巴控克什米尔,却在37公里处遭歼-10C雷达锁定。印军阵风战机试图利用电子防御系统摆脱,但是最终以失败而告状,因为歼10C配套有更为先进的电子吊舱。据悉歼10C吊舱能够灵活调整。
歼-10C可挂载多款国产电子对抗吊舱,*K/RKL700A和K/RKL800型。配套的电子吊舱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任务需求更换不同频段模块,覆盖S波段、C波段、X波段等雷达频段,针对敌方地面雷达、机载火控雷达及导弹制导系统进行精准干扰。例如,K/RKL700A吊舱通过自动扫描、分析和记录威胁信号,能同时干扰多个目标,并利用功率管理单元优化能量分配,实现高效干扰。
阵风战机的电子防御系统明显处于劣势。歼-10C的电子吊舱性能接近美军AN/ALQ-148等型号,实现了电子自卫、多目标干扰、反辐射协同及隐身对抗等能力,显著提升了其在现代空战中的生存率和任务适应性。
2
印军克什米尔边境10多次渗透全失败,渗透武装和无人机遭巴基斯坦全部歼灭。印军在这一轮印巴局势紧张以来,在边境地区实施10多次渗透行动。针对印军的渗透,巴基斯坦就是针对性进行打击,每次都能精准发现,然后实施精准摧毁。印军的无人机实施渗透,也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2架无人机被击落。
数据显示,自2025年4月下旬以来,印度空军发起的十余次渗透行动均以失败告终。印军在克什米尔边境地区的渗透失败,反映了战术层面作战能力不足。巴基斯坦与印军相比,在体系作战方面明显拥有优势,并且基础训练更加扎实。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准备也更为充分,投入了精锐兵力。
3
印军临阵换将,在大战一触即发背景下,5名将军被撤换。面对连续失利,印度军方在两周内撤换了包括西部空军司令在内的三名高级将领,在大战面前更是连续多5名重要将领进行调整。空军总司令、综合国防参谋长、南方空军司令、国防情报局局长、陆军南方司令部参谋长等5名重要将领进行调整。这次大的调整也是一次重要布局,说明印度也是反思失败教训,在为大战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