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晚几拍!中国PL-15导弹击落阵风后,美国首次试飞AIM260远程导弹

要说霹雳-15这波操作有多炸裂,得从5月7日那场空战说起。印度空军价值8亿美元的阵风战机刚起飞,就被巴方歼-10CE的KLJ-7A雷达隔着170公里锁定。霹雳-15带着6马赫的死亡呼啸直扑目标,法国人吹上天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连报警都来不及,导弹破片战斗部直接撕开阵风的电子对抗舱,活脱脱把四代半战机打成了空中烟花。最扎心的是残骸分析显示,霹雳-15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启动时,印度飞行员只剩4.2秒逃命时间,比理论反应时间还少1.8秒——这哪是空战,分明是降维打击。

晚几拍!中国PL-15导弹击落阵风后,美国首次试飞AIM260远程导弹

要说霹雳-15这波操作有多炸裂,得从5月7日那场空战说起。印度空军价值8亿美元的阵风战机刚起飞,就被巴方歼-10CE的KLJ-7A雷达隔着170公里锁定。霹雳-15带着6马赫的死亡呼啸直扑目标,法国人吹上天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连报警都来不及,导弹破片战斗部直接撕开阵风的电子对抗舱,活脱脱把四代半战机打成了空中烟花。最扎心的是残骸分析显示,霹雳-15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启动时,印度飞行员只剩4.2秒逃命时间,比理论反应时间还少1.8秒——这哪是空战,分明是降维打击。

晚几拍!中国PL-15导弹击落阵风后,美国首次试飞AIM260远程导弹

美国军工集团这下坐不住了。AIM-260项目2017年就启动,原计划2023年量产,结果拖到霹雳-15拿下首个实战战绩,才在2025年5月10日匆匆试射。洛马公司吹嘘的“300公里射程”,实际是把双脉冲发动机硬塞进AIM-120的弹体,靠燃料舱加粗勉强提升推力。这操作好比给老爷车装火箭发动机,看着唬人,跑起来能不能转弯都是问题。反观霹雳-15,双脉冲发动机分两次点火,末段还能保持4马赫突防,配上直径203毫米的修长弹体,空中机动性比美国货高出一截。

展开全文

晚几拍!中国PL-15导弹击落阵风后,美国首次试飞AIM260远程导弹

技术细节更暴露代差。霹雳-15的AESA雷达导引头能同时追踪6个目标,抗干扰模式下连箔条云都能识破,巴方飞行员在电子压制环境下照样打出85%命中率。AIM-260虽然也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但美军自己都承认,对付隐身战机还得靠红外成像辅助——问题是霹雳-15早在2023年就实现了雷达/红外双模制导,这差距堪比智能机和大哥大的区别。

体系化作战才是霹雳-15的杀手锏。ZDK-03预警机实时更新目标数据,歼-10CE全程雷达静默,霹雳-15飞到距离目标20公里才启动主动雷达,这套“闭眼狙杀”战术直接把印度空军打懵。美国虽然给AIM-260装了双向数据链,但F-22的弹舱旋转挂架得花2秒才能弹出导弹,霹雳-15从歼-20弹舱发射到锁定目标只要0.3秒——空战瞬息万变,这1.7秒足够霹雳-15多飞5公里。

晚几拍!中国PL-15导弹击落阵风后,美国首次试飞AIM260远程导弹

最让西方冒冷汗的是实战验证。霹雳-15在克什米尔击落的不止阵风,连苏-30MKI挂载的俄制R-77导弹都成了哑弹,残骸里找到的未爆弹让俄罗斯军火商脸面扫地。反观AIM-260,试射时打的还是BQM-167靶机,这种上世纪70年代技术的老古董,连巴基斯坦的枭龙Block3都能轻松击落。洛马工程师私下吐槽,美军为赶进度砍掉了三分之一抗干扰测试,真碰上中国量子雷达干扰,这导弹能不能找到北都是问题。

产业链差距更是致命伤。霹雳-15量产线开足马力,一年能造2000枚,单价压到400万美元;AIM-260用的CL-20高能燃料成本暴涨,五角大楼采购价硬是飙到1200万美元一发。看看珠海航展上摆成墙的霹雳-15E出口型,再看看美国国会为导弹预算吵翻天的样子,就知道华盛顿有多急——等AIM-260形成战斗力,霹雳-21恐怕都挂上歼-35的弹舱了。

晚几拍!中国PL-15导弹击落阵风后,美国首次试飞AIM260远程导弹

说到底,AIM-260的仓促试飞,不过是美国军工复合体的一场危机公关。当中国军工用霹雳-15在高原上空写下“超视距狙杀”的新纪元,美军还躺在冷战思维里折腾“射程竞赛”。下次再有人吹“美国领先”,建议他们看看阵风残骸上的霹雳-15破片——那上面刻着的不是弹道参数,而是一整套空战体系的胜利宣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羊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phse.cn/2372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